静静的迎春花(五)
作者 : 王海燕 朗诵 : 山鹰
“我得回村儿一趟、悄悄探听一下日本人的动向!”只听姜大郎声如洪钟地说。姜大郎是个三十出头的精壮汉子,他个头高大,手大脚大。皮肤坳黑,面如黑炭,豹子头形,硬黑短发。两道剑眉,二目圆睁,鼻如悬胆,双唇紧闭。他身后是姜二郎,二郎同样也身材高大,手大脚大。他表情严肃,长相威猛,“面如古月生辉,脸似淡金镀容”,“眉似利剑入鬓,目若明珠朗星,”鼻正口方,棱角分明。他们俩人都紧握拳头、手臂都青筋暴露,似乎有万夫不挡之勇。俞连住虽然比大郎大十来岁,但他也毫不示弱地说:“我也想回去一趟!”郭义略作沉吟地说:“现在天色尚早,你们万万不可轻举妄动,免得打草惊蛇、因小失大;再者,大白天地,万一日本人用望远镜看到你们并尾随到山上,那么全村老小可就性命不保啊!所以,你们就等天黑了再回村儿去吧。”
一伙人好不容易挨到了天黑。俞连住、姜大郎和姜二郎一路小跑,回到了村边。他们蹲在地上,听了会儿动静,又猫着腰悄悄溜到一堵墙后面。俗语云“八月十五月光明,大年三十黑不隆咚”,此时正是腊月二十八九,四周漆黑一团。在黑暗中,俞连住估么到了自己家门口了。可是这里到处都是柴渣棍草,石头土块的。他在心里惋惜道:哎!哪有什么家门呀!我干脆就在土堆上!看来,日本人是把整个村子都给烧了。他又摸索到羊圈的地界儿,心里暗想:为了让日本人只注意羊群而忽略地窖,我就没撵着羊群上山……这里都是石头和土堆,日本人肯定是把羊圈给毁了!地窖足有二十尺左右深,他们要是不用炮轰炸羊圈的话,金条应该是安全的……
大郎和二郎尾随在老俞身后。他们原路返回,又摸索到了村口。在村口处,有一南一北两条羊肠小道,南面的小道通往后山。三人正要向南走去,突然,在他们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,脚步声均匀有力,那是靴子踩在地上发出的声音。
老俞慌忙叫到:“不好!是日本人!我们不能让日本人发现全村老小!哎呀!他们有狼狗,狼狗鼻子灵,咱们三人要是被闻着味儿,都被他们发现了,就谁也活不了啦!你俩朝南跑,我把他们朝北引开吧!”还没等大郎二郎开口说话,老俞就已经朝北跑了。他俩赶快扑倒在路边的草滩里。只听老俞边跑边唱:“大年三十月光明———八月十五黑不隆咚啊———”日本人立即在老俞身后追了起来,他们用手电筒照着老俞,边追边喊:“巴格牙路!死了死了地!”大郎内心不禁一阵刺痛,心想老俞是由于害怕不小心将句子唱反了?还是专门用唱错句子逗乐的形式在和他俩进行生死道别?!
“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,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,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得难。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,咱们拉不上话话哎呀招一招个手……”老俞边唱边用尽全身力气往北跑。只听得一声枪响,老俞便向前栽到在地,一动不动了。只见日本人围了上去,拿脚踹了踹老俞,然后就又打着手电筒一路朝北跑去了。四周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平静……
大郎二郎估计日本人走远了,两人连忙跑回老俞倒地的地方。老俞歪着脑袋趴在那里。大郎伸手一摸老俞脸部,脸部一片冰凉;再摸鼻孔,鼻孔热气儿也没了。黑暗中他看不清老俞是哪里中弹了。他又从头摸到脚,他摸到老俞后背湿乎乎的,枪只响了一声,估计老俞是背部中弹了。二郎连忙脱下棉袄说:“赶快用棉袄包住血窟窿、扛上他往回走哇!不要在路上留下血印!要不日本人的狼狗会顺着血迹找到我们的!”在漆黑的夜色里,他们两个人一前一后,把老俞抬回了山洞。
村民们乱作一团。大郎让人们安静下来。赵囤囤、马改花、俞禄至、俞福至、俞喜至和丁管家围了上来。老俞面如死灰,嘴巴张得很大,看样子好像是他死前有话要说却没说出来。赵囤囤用手揉揉老俞的嘴,据说这样可以让死人的嘴稍微合拢上些儿。说实话,赵囤囤平时挺怨恨老俞的,她嫌他和儿媳妇马改花勾三搭四的,但她生性懦弱,敢怒不敢言;又觉得他们这样做反正是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就对他们隐忍了下来。现在老俞死了,她觉得老俞死不足惜,就没有多少
泪要流。
马改花哭得唏唏嗒嗒地,眼泪鼻涕一把抓;喜至抽抽嗒嗒地哭,一边喊着“大大呀!……”,一边不停地用手背抹着眼泪;福至无声地哭着,眼泪吧哒吧哒往衣服上掉;禄至垂着手站在老俞身旁,他冷眼旁观、面无表情,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万分悲痛还是毫不伤心?!就这样,不知不觉地,天亮了。
郭义和大伙儿说:老俞觉得这儿风水好,想葬在此地。人们就地开挖了起来。大家把老俞收拾齐整,赵囤囤觉得人死时张大嘴,不是有话说就是想要钱,就悄悄给老俞嘴里塞了个银元。老俞就这样被草草下葬了。接下来,谁也不敢再回村子里去了。
俞连住这次舍己为人,彻底消除了人们平日里对他的看法,大家伙儿还是很感激他的,姜大郎和姜二郎感激之情更胜,他们甚至想给老俞报仇雪恨。
“大家万万不可鲁莽行事。我知道你们浑身上下是劲儿,不过光有匹夫之勇是不行的啊。你们一没有人领导,二没有枪支弹药,三没有作战经验,怎么能和日本人抗衡呢?!”丁二根阻止他们说。
“那该怎么办?”大朗着急地问。
“加入游击队吧!我带你们先到镇上找到游击队,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吸收你俩进来?省得你俩英雄无用武之地啊。”老丁爽朗地笑着说。
“你老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呢?你老该不会是游击队的哇?!”二郎一本正经地问。
“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啦。你俩要是有意,今晚我们就去镇上吧!”老丁哈哈笑了起来。
大郎二郎爽快地答应了。就这样,大郎二郎、老丁与村民们挥手告别,趁着月黑风高、消失在夜色中了……
人们在山上泉眼旁找水喝,在山坡上砍树做柴烧;把这只羊宰了众人分开用,把那头猪杀了众人分开拿;把这只鸡炖烂大伙儿一起吃,把那只兔煮熟大伙儿一起尝。不知不觉地,时间已经是第二年农历五月了,马改花似乎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。她开始挺着肚子在洞里洞外走来走去,还不时地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发着呆,或者是一个人去往了山上,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桦树林,在蓝天白云骄阳下,空气中弥漫着桦树的清香。
马改花歪着身子背靠着一棵桦树坐在了地上,她在心里无数次想念老俞,想起许多旧日的时光:在俞连住活着的时候,她整天鲜活、开心、火辣与明艳,不论她走到哪里,哪里的空气里就会弥漫着一种的芳香;在单调乏味的逃难生活中,马改花儿着实是男人们的调味剂,她扎在男人堆儿里,男人们会觉得眼前突然一亮!男人们管不住自己的眼睛,只好让自己的目光随着马改花儿飘来飘去的,然后大伙儿再一阵哄笑……可是自从俞连住死后,她就判若两人了:她经常一个人坐着,郁郁寡欢。她终于明白,在禄至和老俞之间,她的欢乐来自于老俞,随着老俞的远去,她一天比一天思念老俞,她不停地体会着那种不合人伦的鱼水之欢,反复地品尝着那种被人不齿的之痛,她的幸福好像也渐渐远去了……
山坡青了又绿了,绿了又黄了,黄了又白了。一转眼,四个年头过去了……1945年5月,山由青灰变为草绿了,在后山半山腰泉眼儿处,有几个人在那里玩儿水。三女一男,全穿着土黄布衫:一个女孩儿亭亭玉立,梳着两根齐腰的麻花辫,皮肤白皙,额头明净,柳叶眉,丹凤眼,眼角向上微翘,鼻翼清巧,樱桃小口,嘴角向上微翘;再一个梳着齐胸的麻花辫,额上的齐刘海遮住了两道眉毛,枣红皮肤,圆盘大脸,双眼水灵,牙齿洁白,嘴唇红润;还有一个齐肩的麻花辫,脸色微黄,额头微窄,刚够二指半宽,单眼皮,两眼泪堂处有雀斑,嘴唇粉白微薄,伶牙俐齿;还有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孩儿,姜黄脸色,三七开分头,两道浓眉,一双大花眼,鼻翼挺拔,嘴唇方正微黄。
“鱼鱼,娥娥,福至,咱们去对面山那头摘酸毛杏儿个来。最近山上酸毛杏儿都满坡啦。”单眼皮用细小的声音说。
“好吧!英英、鱼鱼!咱们还可以撇些杨树枝,做几个“蜜蜜”吹着玩儿,吱儿吱儿得,可好听了;再撇点杨树枝,编几个帽帽戴一戴。反正有福至了,福至可会爬树了。”齐刘海用银铃般的声音说。
“娥娥说得对!最近杨树新绿、正是用杨树枝做'蜜蜜'和树叶帽的时候;听说对面山上还有个古庙了,咱们顺便进去看看哇……”丹凤眼嗓音圆润、语音浑厚。
“山高必有怪。你们三个女娃娃一惊一诈的,敢去那么高的地方吗?!”大花眼用干涩的嗓音说。
“要你这个男娃娃干甚了?!福至!你肯定得打头阵了哇!你得闯在最前面保护我们了!”丹凤眼撅着嘴说。只听福至说,“好吧!现在是晌午时分,天正热乎的了,咱们说去就去!”
原来他们分别是16岁的钟英英、14岁的吉娥娥、12岁的贾鱼鱼和15岁的俞福至。一伙人向着对面山上走去。他们顺着山上羊肠小道慢慢走着。日头越来越高,他们一个个被晒得面红耳赤,汗流浃背。对面的山看起来是“近在眼前”,可是走起来,还真是“远在天边”啊!眼看快正当午时了,几个人好不容易爬坡下梁地来到了对面山脚下,又一鼓作气爬到了半山腰。他们大口喘着气,一个个口干舌燥,东倒西歪地躺在小路上。眼前是一片一片野杏儿树林。
“大家一定要小心蛇!因为洞里太潮湿了,蛇爱在大中午爬出来晒太阳,有时候蛇就在杏树枝上缠得了。你们摘杏儿时要小心些儿,看被蛇咬的。”福至一番话,说得三个女孩儿动也不敢动了。
“大部分蛇都是白天藏在洞内,晚上出来觅食、喝水、沐浴和蜕皮的。蛇只有在天气特别潮湿闷热时,才会在白天被迫出洞。白天蛇出洞是有雨的征兆,特别是秋末冬初,天已冷,大蛇出洞,大雨咚咚;蛇过道,就会雨来到啊。”三个女孩儿一边听着福至讲话、一边紧跟在福至身后,她们觉得让福至闯在最前面更好一些。
福至一行四人继续向前走,他们不一会儿就来到一片杏树丛前。这片野杏树丛大约有五六尺高。这些杏树的树冠大多呈圆形;树皮灰褐色;树叶圆尖,叶片只有杨树叶片一半大小。三个女孩儿怕树上有蛇都不敢上前摘杏儿了。福至说哪棵杏儿树安全,她们就摘哪棵树上的杏儿。
五月份的山杏最好吃,一颗颗圆溜溜的、有蚕豆大小;颜色青绿青绿的,像碧玉一样。鱼鱼尝了一颗,这杏儿虽然酸,但这种酸味却不倒牙。大家边吃边把杏儿里面白玉般的嫩核放在耳朵窝里“孵起了小鸡”。福至干脆把褂子脱下来,把摘好的杏儿用褂子兜好,又把褂子四周绾好,包成了一包杏儿。他把这包杏儿往背上一扛,准备要带回去吃。就在这时,他看到较远的山顶处有一座庙。福至好奇地说:“我们上去看看哇。”鱼鱼她们说行。
他们爬上了山顶,来到了庙门口。褪色的朱红色山门上有“月明寺”三个褪色的金色大字。山门两边有一副对联:庙内无声风扫地,寺中少灯月照明。鱼鱼有点害怕,说,“福至!我们回去吧!”可是福至却已经推开了庙门。福至在前,鱼鱼三人由于害怕挤在他身后,他们跨过门槛进了庙门。福至连喊了几声:“有人吗?”但庙内却没有人答应。
院里很开阔,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大殿,大殿高数丈,殿门匾上面的金字有些褪色,福至细细辨认,那是“天王殿”三个大字。大殿门两边也有一副对联,福至念道:“遍观世事面作一笑,通识人生腹能多容”。四个人脚前脚后跨进了天王殿。只见一尊有点褪色的金色大佛端坐殿内,高约一丈。大佛开怀大笑,袒胸,左膝弯曲直立,左脚着地,右腿盘坐;左手放在左膝上,手中握一串大颗粒佛珠,右手托一直立如意,护在胸前。两旁则有四尊威武的佛像:左上一尊塑身绿色,右手持伞,左手持银鼠;左下一尊塑身红色,手中缠绕一龙;右上一尊塑像着白色,手持琵琶;右下一尊塑像着青色,手持宝剑。福至他们看不懂这些是什么佛,但是这四尊佛都凶恶威猛,他们被吓得赶快跪下不停地给这些佛像磕头。福至慌乱中心想这尊佛后应该有门,就带她们三个赶快来到大佛后面,但在大佛背后还有一尊佛,与前面那座袒胸的背靠背,虽有些褪色,但金刚金甲,全身披挂,威风凛凛。他们也来不及跪拜就跨出了后门。
(欲知后事如何?且听下回分解)
版权所有,翻印必究。如若喜欢,欢迎转载!
简 介
简 介
作者简介
王海燕: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人,教育学硕士。酷爱文学并热爱写作。文学作品有小说《静静的迎春花》。个人公众号《旧城手记》
朗诵 : 山鹰:出生于美丽的长白山下,鸭绿江畔。做平台的主播,喜欢用诵读诠释人生,用声音温暖心灵,用语言漫步网络,以独特的魅力传播正能量。
投稿须原创首发,拒一稿多投
拒收剽窃作品,文责作者自负
顾问 : 马明奎、王永革、孙义、
熊林 、张 . 阿拉腾、王世金
总编 : 贺永平
市场执行总监 : 吕孟庭
编辑 : 侯双元、
音效总监 : 祝玉强
朗诵团队:赵凤仙、祝玉强、海纳百川、樊锐 、九天,冰 瑶,曲曲、小丫头、我心飞翔、 山鹰、大魏哥、润霖新、幽兰、气若幽兰、纯洁无暇、玫瑰伊人、百合、记忆、瑞芳、夏秋、毛媛等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
长按二维码关注《漠北劲草》平台,更多美文等着你。欢迎关注点赞并分享。